栏目分类
热点资讯
大明朝中期几则异闻——公鸡下蛋,巨雹,龙卵,云中人_冰雹_人们_延庆
发布日期:2025-07-06 22:43 点击次数:117
明世宗嘉靖二年(1523年),河北灵寿县的刘月家中发生了一件异事。 这天,刘家的公鸡突然下了一颗蛋。消息像野火一样迅速传开,很快就传到了县令的耳朵里。虽然县令见多识广,但公鸡下蛋这样的事情,他还是第一次听说,心中自然有些难以置信。于是,他亲自带着随从来到刘月家里查看。县令冷笑着说道:“公鸡怎么可能下蛋?这分明是妖言惑众!这只鸡本官带走,好好检查一番!”于是几个随从纷纷扑上去,捉住公鸡,一阵鸡飞狗跳之后,公鸡被束缚带到县衙,关进了铁笼里。当天晚上,令人吃惊的事情发生了——这只公鸡竟然真的下了一颗蛋。虽然这颗蛋比一般鸡蛋要小些,且蛋壳呈现出青白色,柔软无比,但蛋黄却并没有,里面只有蛋清。这件事让人啧啧称奇,但也没有引发什么更大的变化。
嘉靖七年(1528年),七月十五,某县发生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天气异象。 那天,经过一天的闷热,忽然暴风骤雨,随后便是冰雹。此次雹子巨大,有的如同牛头一般庞大,而较小的也有盛菜盘子那么大。雹子像炮弹般砸下,瞬间摧毁了树木与庄稼。人们在一片废墟中惊愕地发现了两颗冰雹,比鹅蛋还大,且几天过去依旧没有融化。即使将它们放入水盆中,它们也不沉底,显得异常神奇,纷纷引来围观的人群,场面极为热闹,县里的武装部长也无法阻止人们的聚集。之后,当冰雹被打碎时,里面竟是水,然而事情并未因此变得更加怪异,过了几天,一切恢复了平静。
展开剩余64%成化年间,河南某渔夫在黄河边的芦苇荡中拾到一枚龙卵。 这枚龙卵的体积相当庞大,差不多有一升大小,形状像一个中间粗、两端尖的瓢,颜色为黄白相间。当时正巧有一名过路商人经过,他看到这枚龙卵后,觉得这可是个稀世珍宝,于是便与渔民交换了几匹布,把龙卵带走并送到延庆观。很快,龙卵成了当地的奇观,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前来观看,观者络绎不绝,大家纷纷掏出铜钱入场。每人五个铜钱的票价让延庆观门前人头攒动,热闹非凡。然而,开封知府周国命令手下人打破这枚龙卵,好看看里面究竟有什么异物。打破后,大家并未看到龙的胚胎,也没有蛋黄,卵内只是一滩碧绿色的液体。几天后,意外发生了——一阵狂风忽然吹起,黑云翻滚,雷电交加,飞沙走石,气势如同奔雷。延庆观的大树被连根拔起,旁边布政史左章绘家的阁楼也被黑风刮走了一半,甚至铜盆也飞上了空中,再也没有回来。
正德三年(1507年)夏季,常熟县经历了三个月的干旱天气。 大地龟裂,农田干枯,庄稼都被晒得焦黄。在这场灾难中,大和里一带的农民们纷纷挑水灌溉,试图缓解旱情。然而,就在未申时(下午两点至三点),一片异常的云彩从西方缓缓飘来。渐渐地,云朵越来越近,农民们抬头一看,竟然看到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景象——云中竟然有一个穿着紫色衣袍的人,骑着一匹白马。唯一不同的是,白马的膝盖以下被云朵吞噬了,而云中人其余的部分却清晰可见,离地面不过一两百米。人们惊慌失措,纷纷指指点点,喧闹声不断,大家几乎忘了继续灌溉农田。那人从云中缓缓飘向东南,骑着白马时不时回头看着下面惊愕的群众。云彩飘至虞山顶时,这位紫袍人渐渐消失在云层中。而在多年后,掌管刑狱的王维贤曾向同僚回忆,他还亲眼见过两位老人骑着大白鹤飞翔在云端,两人分别向东、向西飞去,途中相遇并停下来作揖施礼,交谈一阵后,各自骑鹤飞走。这个奇事也让常熟一带的居民议论纷纷,至今仍是传说。
以上几则奇闻异事,摘自明代杨仪的《高坡异篆》。 这些故事讲述了明代社会中发生的种种奇异现象,既充满了神秘色彩,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现象的好奇与敬畏。无论是公鸡下蛋、巨大冰雹、神秘龙卵,还是云中人和白鹤飞行,均是那个时代民众所无法解释的神秘事件,至今依然在流传。
发布于:天津市
